首页

国产恋丝足免费视频

时间:2025-05-26 07:38:13 作者:守密无时限 离职不卸责 浏览量:21633

  中新网重庆5月15日电(苏亦瑜)初夏五月,在蜿蜒的乌江上乘船而行,两岸奇峰险石鳞次栉比,碧水青山处处如画。一艘艘游船满载着络绎不绝的游客,揭开了乌江江畔苗乡的美丽画卷与振兴密码。

  5月14日,“2024全国百家融媒体记者重庆行”采访团来到了重庆市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这里是重庆唯一以苗族为主、全国苗族聚居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自治县,被称为“世界苗乡”。

乌江沿岸风光。苏亦瑜 摄

  一线一风光,绘就乡村文旅新画卷

  走进被乌江水“环抱”的彭水县善感乡周家寨村,传统苗族建筑高低错落,整洁明亮的村庄迎来一波波游客。

  过去,周家寨村曾是乌江彭水电站库区的移民点,而如今,依托乌江画廊生态旅游示范带,这里已成为了集观光、旅游、休闲、体验于一体的国家3A景区。

  文与旅相伴,旅因文而兴。周家寨村充分利用资源优势,举办“乌江画廊旅游文化节”“善感西瓜节”“周家寨抢鱼大赛”等一系列乌江画廊文化旅游节活动,推行旅游+民俗、旅游+生态、旅游+康养等多元化文旅融合模式,以苗家文化和特色节庆,进一步提升了当地的旅游知名度,夯实了乡村振兴建设基础。

  乘坐在独具苗家特色的古朴游船上,身着传统苗族服饰的导游沈旺告诉记者,随着乌江画廊旅游的进一步开发,促进了周边村落经济的发展,许多村民们纷纷吃上了“旅游饭”。

  如今的彭水,生态旅游业提档升级成效显著。2024年《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工作报告》数据显示,2023年接待游客2429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130.4亿元,当地连续五年入选全国县域旅游综合实力百强县。

  一村一幅画,深耕产业兴旺故事

  漫步在彭水善感乡石盆村,路边的沃柑树飘来阵阵果香,挂满绿果的油茶基地一派生机盎然,稻渔综合种养基地里青青的秧苗奏响丰收的前奏曲。

善感乡万亩油茶示范基地。 苏亦瑜 摄

  在以前,土地利用效率不高、管理零散是困扰着善感乡发展的一大难题。善感乡石盆村党支部书记冉成兵告诉中新网记者,如今占地面积100亩的合元宝稻渔综合种养基地原是村里的撂荒田。2021年,村里把这片撂荒田从村民手中流转过来,驻善感乡工作队找来资金进行复耕、硬化道路、修围栏等等,把它打造成了集观光和种养于一体的稻渔种养基地。

  合元宝稻渔综合种养基地不仅通过提升水稻、水产的品质来增加效益,实现了“粮渔多赢”的最佳效果,还因养鱼肥水、种稻净水,化肥农药的施用量减少等逐步改善了生态环境。

  此外,石盆村还围绕全乡“油菜茶药果”特色产业集群,整治石漠地等2000余亩,提升村内5000亩油茶、1000亩柑橘、1000亩西瓜等主导产业,谋划建设油茶加工厂,不断延伸产业链,提升产品附加值。

  善感乡副乡长王桂林表示,近年来,借助互联网的“翅膀”,善感乡的农特产品走出了山村,走向了全国各地。她表示,目前善感乡也正致力于打造统一的农特产品品牌,除了借助微店、电商直播间等手段,也想通过品牌的打造,让更多人品尝到善感乡的美味,感受到善感乡蓬勃发展的力量。

善感乡石盆村内,古朴苗族建筑与现代墙画相结合。苏亦瑜 摄

  产业兴旺促进乡村振兴的美好图景,不仅仅在石盆村展开,彭水的其他乡村也正陆续绘就着具有各自特色的和美乡村画卷。

  三义乡龙合村以乡村民宿、有机蔬菜、茶山等绿色生态旅游产业为基础,拓展了纳凉、垂钓、采摘、攀登健身等新业态,助推了产业发展、农民增收;而毗邻摩围山景区的润溪乡白果坪村,因地制宜发展乡村旅游和特色产业,重点做好水源地规范化建设,碳汇资源落地变现等,擦亮了美丽乡村的“新底色”……

  据介绍,下一步,彭水县将对照巴渝和美乡村创建标准,积极发挥规划统领作用,结合乡村建设示范创建和村庄“多规合一”规划风貌定位,努力形成一村一幅画、一线一风光的和美乡村示范布局。(完)

【编辑:李岩】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胡志明同志在广州”展览开幕

“这些儿童应该被平等对待,他们也有接受教育的权利。医护人员的职责便是为他们点亮一盏希望的灯,给予他们更多的理解和关爱,帮助孩子们实现入学的梦想。”李博霞说。(完)

用双脚丈量千山万壑 退伍老兵在广西实现“记者梦”

普京指出,俄经济正向复合型、技术型和非资源型转变。他提出,到2030年,进口额占比不应超过GDP的17%。未来六年内,国家和企业在科研领域投入要升至GDP的2%,国产高科技产品和服务在国内市场的份额应提高0.5倍,非原材料和非能源出口额应提高至少三分之二,在工业机器人保有量方面应跻身世界25强,农业产量应比2021年至少增长25%而出口量应增长50%,生育率应实现稳步增长。同时,继续解决贫困问题,到2030年受贫困问题影响人口比例降至7%以下。

陈雨菲战胜韩国选手金佳恩晋级四强:希望自己再站高一点

按照国际上的一般划分,这标志着继2000年中国以7%的老龄化率进入老龄化社会之后,从此进入中度老龄化阶段。据预测,2035年左右,60岁及以上老年人将突破4亿,占比超过30%,进入重度老龄化阶段。到2050年前后,我国老年人口规模和比重将达到峰值。

当一对夫妻的名字,镌刻在同一块遗体捐献纪念碑上

安徽省霍邱县岔路镇种粮大户易善中称:“今年的300多亩地都变成了高标准农田,我们第一次在高标准农田里面耕作,采用大型机械播种、施肥、开沟于一体,大大地缩短了播种时间,有利于抢时播种。”

广东551个镇街遭遇暴雨 韩江发生2024年第3号洪水

近年来,宁晋县加快构建现代农业经营体系,将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作为推动主要农作物基本实现全程机械化的重要一环,由其根据中小农户、种粮大户的不同需求提供相应服务。截至目前,全县共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各类农业社会化服务主体5604家。

相关资讯
济南民营企业家代表谈“专精特新”:聚焦主业加大研发投入

服务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统筹推进国内法治和涉外法治,助推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服务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提升涉外司法效能。审结涉外民商事案件2.4万件、海事案件1.6万件,同比分别增长3.6%、5.3%,平均审理时间缩短近10天。某境外海域船舶碰撞案,多国享有管辖权,外国当事人选择我国法院管辖并协议适用中国法,经引入外轮所属希腊船东保赔协会共同调解后全额履行。我国民企在海外承建体育场馆被拖欠巨额工程款,1670万元履约保证金也被不当索赔面临划扣风险,我国法院准确适用国际通行的止付令机制,48小时内裁定要求境外银行中止支付,并受理保函欺诈诉讼,促使涉案外方40天内付清工程款。尊重并运用国际规则和惯例,更利平等保护“一带一路”各方利益。便捷规范化解国际商事纠纷。深化国际商事纠纷多元化解平台建设,促进诉讼与仲裁、调解有机衔接。最高人民法院国际商事专家委员会发挥来自24个国家和地区61位委员作用,主持调解国际商事纠纷、为域外法查明和适用等提供咨询意见。最高人民法院第二国际商事法庭成功调处一中外企业间标的额10亿元纠纷,促使双方各自撤回境内外多起关联诉讼,合作关系得以修复。调解这一“东方经验”漂洋过海,彰显中国法治智慧。审结商事仲裁司法审查案件1.6万件,同比增长5%;加强仲裁监督,裁定撤销仲裁裁决552件,同比持平;裁定承认(认可)和执行境外仲裁裁决69件,同比增长16.9%,仲裁友好型司法环境深受认可。深化司法国际交流合作。举办海上丝绸之路(泉州)司法合作国际论坛、中国-上合组织国家地方法院大法官论坛等,与新加坡最高法院签署司法调解合作备忘录。积极参与国际规则制定,推动《北京船舶司法出售公约》开放签署,成为首个以中国城市命名的联合国国际海事公约。

热门资讯